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kzxiaoshuo.com

第291节(1 / 2)

不是,这都快说完明朝了,怎么调转枪头又冲着他们宋朝来了。

他两人就算是做得不对,但是好歹没有直接灭了宋啊!

这位,不是直接让人灭了大明吗?

算起来还是他们大宋的两个皇帝更强一些啊。

还不对他们放尊重点,以后提的时候少提!

……不过这个话,他们是不敢说出来的,因为自从天幕上把宋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无论是什么事后的他们,都已经没办法命令群臣了。

更不用说说些跟天幕对着来的话了呢……

第二百六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由检这个皇帝, 当的很失败的原因其实还有一点。

在他的遗体被找到,运至东华门外,与周皇后的遗体放在一起的时候,

“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 余皆睥睨过之”。

身为一个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帝王,居然也就这个下场,说白了真的当的挺失败的。

不过想想朱由检那动不动就杀臣子的作风, 这个结局倒是也不算让人意外了。】

本来听陈曦最后的话心情多少还是松散了一些的朱由检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又开始生气起来了。

这帮大臣,这帮大臣!!!

他恶狠狠的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众卿看来, 是巴不得我大明立刻灭亡是吧?”

大臣们干笑,连道不敢,但是心里想什么, 又不会表现在脸上。

这个皇帝, 迟早是要换的。

天幕又不是只有他们能看到, 那什么闯王李自成在看了天幕之后,能无动于衷吗?

说不定有了天幕这般详细的解说, 还能更快的推翻朱由检呢。

这朱家做皇帝做的也够久了,是时候换一换了。

姓李其实也不错,大唐的时候他们多强大啊!

还可以叫个后唐什么的。

至于他们,到时候在朝堂上配合一番, 那也是新朝的开国元勋了。

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卖主求荣, 他们只是不忍百姓在朱家的统治下受苦受难。

这天幕上到时候都得夸上一笔呢!

【李自成在明朝太监王德化等的请求下,用较好的棺材重新收殓朱由检夫妇的遗体, 四月初三日埋在田贵妃墓中,只有太监和百姓为朱由检送葬。

在这期间, 有二十余名文臣自杀殉国。

其他勋戚及文武官员基本上都向李自成投降,陈演、朱纯臣还带头劝进于李自成,

不过他们随即受到李自成的追赃拷掠,许多人在这过程中死去。】

说着陈曦笑了一下,【我刚就说了,这些人恐怕还坐着在新朝中升官发财的美梦。

但实际上李自成可不是什么好人。

或者说,不是什么亲近他们大明官员的人。】

【要知道,李自成参与起义军之前的经历,是绝对不会给明朝的官员是什么好脸的。

他有些经历其实和朱元璋有点相似,在天启年间,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要的赋税却分文不减。

这导致李家的生活非常困难。

所以李自成小时候,也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并给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

【但是这还不算完,李自成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

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

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文举人,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当边兵。

当时,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兵士经常挨饿受冻。】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朱由检在崇祯元年的时候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

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还欠了债。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

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

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二月到甘肃甘州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

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

崇祯二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

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

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的时候,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

于是,在榆中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这一系列的事情,说一件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